發布時間:2015/12/21 15:09:00
演講者: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檢驗科主任 李敏教授
來源:檢驗視界網
微生物耐藥已經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重大威脅,各國衛生管理部門都應積極采取應對措施,減緩不斷上升的病原體耐藥現狀。WHO對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要求盡可能把目標集中在快速診斷方面,利用一切手段將實驗室數據轉化為臨床有用的信息,要將感染性疾病防控“關口前移”。我國近期出臺一系列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措施,目的是提升臨床以病原學為基礎的目標性治療。臨床微生物實驗室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,臨床迫切需要微生物實驗室更快更準的提供鑒定結果,以改善病人護理和提供適當抗生素療法,微生物實驗室也需要快速、準確、方便和便宜技術方法,利用一切手段將實驗室數據轉化為臨床有用信息。
隨著檢驗技術的提高及轉化醫學的發展,目前有一些可以應用在臨床上的微生物鑒定及藥敏的項目,值得向大家推薦和推廣。侵襲性真菌病(Invasive Fungal Disease,IFD),可用G試驗、GM試驗、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等方法進行檢測。G實驗,檢測真菌細胞壁成分1,3-β-D-葡聚糖(BG),適用于除隱球菌和結核菌外的所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診斷。有較高的陰性預測值,動態變化可反映療效(需關注假陽性)。GM實驗,檢測半乳甘露聚糖(GM),適用于侵襲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診斷,動態變化反映療效(需關注假陽性和假陰性)。隱球菌加膜多糖抗原試驗,利用乳膠凝集方法檢測血清或腦脊液中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GXM,GXM是隱球菌特有的分泌物,可作為隱球菌感染診斷依據。對于懷疑真菌感染或真菌易感高危人群,可先用G實驗進行初篩,陽性患者進行GM實驗復篩,如果還是陽性結果,懷疑曲霉菌感染;反正,懷疑非曲霉菌感染。而G實驗結果陰性的患者,則進行隱球菌抗原檢測,陽性懷疑隱球菌感染,陰性則懷疑非隱球菌感染。
艱難梭菌感染的檢測,可選用艱難艱難梭菌篩選平板(CCFA平板)和梅里埃CDIF培養基進行培養鑒定。艱難梭菌毒素檢測A/B ,檢測采用兩步酶免夾心法與終點熒光檢測相結合的技術(ELFA),標本中毒素A/B與包被的抗毒素A抗體和B抗體特異性結合,熒光強度隨標本中毒素A和B的含量升高而升高。呼吸道病原體感染具有多樣性和多重性的特點,上呼吸道感染指鼻腔、咽、喉部,常見病原為病毒,少數為細菌。下呼吸道感染指氣管、支氣管、肺部,常由病毒、細菌、支原體、衣原體、軍團菌等微生物引起,以社區獲得性肺炎(CAP)多見。現有呼吸道多種病原體抗原抗體聯合檢測試劑,有一次性檢測甲型流感病毒、乙型流感病毒、副流感1,2,3型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腺病毒的7項抗原抗體檢測試劑,和在此基礎上再增加肺炎衣原體、肺炎支原體、立克次體、嗜肺軍團菌的9項呼吸道病原體IgM抗體檢測試劑,幫助快速提供呼吸道病原體感染鑒定結果。
還有檢測生物活性物質的項目,如結核菌感染T細胞干擾素釋放(T-SPOT.TB)檢測、革蘭氏陰性細菌內毒素檢測、急性時相蛋白PCT和SAA檢測等。檢測核酸的項目,主要是用于各類感染性病毒的檢測及不易常規培養的衣原體、支原體、結核等單一和多種病原體的聯合檢測等。還有檢測菌體蛋白的項目,如MALDI-TOF MS在疑難菌株的鑒定、血培養報陽的直接鑒定、細菌耐藥性的快速分析等項目。
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應該充分利用和不斷改進新的檢測技術和方法,盡早到達WHO對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功能要求。